侗族布艺,是侗族人民的文化精髓,是侗族人民的骄傲。
听侗家人说,做一件侗衣需要花很长时间,制作染料—染制布料—晾晒布料—捶打布料—裁剪—缝制—熨烫。
其中制作染料的时间最长,它需要种植做染料的植物(蓝靛)—侗家人称之为“蓝”。采集好“蓝”,第二步就是腌制“蓝”了。侗家人会把叶子浸泡在大缸里,经过数天的浸泡,“蓝”就会泡出蓝蓝的水,经过沉淀,把上层的清水倒掉,只取下层—侗家人称之为“登”,“登”也就是染料最精华的部分了。(侗家人取“登”通常都会腌制几大缸的“蓝”,因为每一缸的精华部分都是少之又少的,这也无形中加长了制作侗衣的时间)
捶打布料,也就是把晾晒好的布料成品折叠起来,然后用大大的木锤子捶打,听侗家人说,捶打布料,也是制作侗衣过程中一个重要过程,捶打布料是为了使布料看起来更加平滑光亮(这个我有听老人家说过,侗家人接亲通常邻里都会纷纷出门去看新娘子穿的侗衣,老人家们也会私下对新娘子穿的侗衣进行评价,侗衣越平整越光鲜就越好看)
侗家老人把自己腌制的“登”拿到集市上卖
制作侗衣的原料之一,其作用是使布料硬化便于染色
据了解,现在的很多文化遗产都在渐渐的流失,其中侗族布艺也是其中的一样,侗族布艺是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,可是如今,除了侗族老人家们知道这道工艺的制作,年轻一辈对这道工艺几乎一概不知。所以,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,应该多了解多接触正在流失的文化,让我们侗族的文化得以传承。
|